牙齿发黄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。咖啡、茶、红酒的日常摄入,加上年龄增长导致的牙釉质自然磨损,都会让牙齿逐渐失去亮白。市场上美白方法五花八门,究竟哪些真正有效?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说清楚牙齿美白的科学原理和实操方法。
牙齿变色主要分两种情况: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。外源性着色是食物色素附着在牙面,比如长期喝咖啡形成的茶渍;内源性着色则是牙齿内部结构变化,比如四环素牙或氟斑牙。搞清楚自己的牙齿属于哪种情况,才能选对美白方式。
1. 超声波洗牙
这是基础的去渍手段,能清除牙结石和部分表面色素,适合烟渍、茶渍人群。但洗牙本质上属于清洁而非美白,对深层着色有限,需要每半年维护一次。
2. 冷光美白
牙科诊所常用的技术,通过蓝光美白凝胶中的过氧化物,分解色素分子。一次治疗约1小时,可提升3-5个色阶。适合着急见客户或筹备婚礼的人群,但敏感牙齿可能需提前做处理。
3. 家用牙托美白
牙医定制个性化牙托,配合低浓度美白凝胶在家使用。每天佩戴2小时,持续1-2周。这种渐进式美白更适合对刺激性敏感的人,但需要患者有较强自律性。
4. 美白牙膏
含少量研磨剂或氧化剂,对维持美白有帮助。但别指望它能逆转着色,毕竟牙膏在牙齿表面停留时间太短。时认准"去除外源性色斑"字样,避免过度宣传的产品。
5. 瓷贴面
针对重度氟斑牙或四环素牙的方案,将0.5mm薄瓷片贴合在牙齿表面。立竿见影且持久,但需要磨除少量牙体组织,适合预算充足且追求的人群。
不要尝试朋友圈流传的"偏方":柠檬汁刷牙会腐蚀牙釉质,食醋美白可能引发牙齿敏感,而小苏打颗粒会划伤牙面。正规医疗机构的美白剂浓度都经过严格测试,自行购买来路不明的美白产品风险。
有些情况不适合立即美白:孕期哺乳期女性、未满18岁青少年、患有牙周炎或龋齿者,都需要先牙医。做过烤瓷牙的朋友也要注意,美白剂对人工修复体无效。
刚做白治疗的48小时内要遵守"白色饮食"原则:避免酱油、咖喱等深色食物,暂时用吸管喝深色饮料。日常护理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。吸烟人士好控制每日吸烟量,毕竟尼古丁是公认的牙齿染色剂。
记住,牙齿不是越白越好。牙医会建议选择与眼白颜色协调的色号,过度的漂白反而会显得不自然。保持健康牙釉质的光泽感,比追求惨白更重要。
想快速选冷光美白,要温和持久考虑家用牙托,预算充足直接做瓷贴面。建议先去正规口腔机构做检查,医生会根据你的牙齿状况、预算和心理预期,给出合理建议。毕竟牙齿健康才是持久美的基础,千万别为追求短期伤害牙体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