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孩子乳牙上出现小黑点,很多家长的反应是“等换牙就好了”。其实,儿童牙齿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齿治疗的常见疑问,帮助家长们科学守护孩子的口腔健康。
这个误区实在太普遍了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到12岁左右才全部换完。如果4岁出现蛀牙,意味着要带着病牙生活8年。蛀牙会引发疼痛、影响咀嚼,还可能带坏恒牙胚。临床上常见恒牙刚萌出就缺损的情况,往往就是乳牙炎症蔓延导致的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该就诊。不要等发现问题才看牙医,预防性检查能早期发现牙釉质脱矿等隐患。我们接诊过小的患者只有10个月大,家长发现门牙有白色斑块,及时干预避免了蛀牙发生。
大的不同在于治疗方式。对于低龄儿童,我们会采用“微创去腐”技术,用化学凝胶软化龋坏组织,减少钻头使用。填充材料也更有讲究,玻璃类材料能持续释放氟化物,特别适合易患龋体质的孩子。
建议选择儿童齿科专科门诊,那里的环境布置和器械都针对儿童设计。现在有“牙科适应治疗”,先让孩子接触牙椅、认识工具,通过游戏消除恐惧。对于极度焦虑的患儿,还可以采用镇静等方式辅助治疗。
这两项堪称防龋“黄金组合”。涂氟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,建议3-6个月做一次。窝沟封闭则是把磨牙表面的沟壑填平,阻止食物残渣堆积。数据显示,规范进行防龋措施的孩子,患龋率能降低60%以上。
传统观念认为要等换完牙,其实7岁就该做正畸评估。地包天、龅牙等问题越早干预越好。现在有儿童早期矫治器,像隐形牙套、功能性矫正器等,能在替牙期就引导颌骨正常发育。
各地政策不同,但基础治疗如补牙、拔牙多数能报销。预防性项目如涂氟,部分城市已纳入范围。建议治疗前先查询当地目录,部分民营机构也开通了定点服务。
从颗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3岁以下用纱布擦拭,3岁后过渡到儿童牙刷。可以试试“家庭刷牙时间”,全家人一起刷牙。选择含氟牙膏时注意用量: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。每年定期口腔检查也不能少。
孩子的牙齿问题没有小事,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经济有效的方案。下次带孩子检查牙齿时,不妨把这篇内容作为参考,和医生进行更深入的沟通。记住,健康的乳牙是恒牙好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