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我天天刷牙,还需要专门去洗牙吗?”其实,刷牙和洁牙完全是两回事。就像你每天扫地,但时间久了还是需要一次大扫除。牙齿也一样,日积月累的牙菌斑、牙结石,单靠牙刷根本无法清除。今天我们就来,为什么洁牙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牙齿护理项目。
很多人以为洁牙就是把牙齿“洗白”,其实它的核心作用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。即使你再认真刷牙,总有些角落容易被忽略,比如牙龈边缘、牙缝等。这些地方的细菌长期堆积,会形成顽固的牙结石,不仅让牙齿看起来发黄,还会引发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:健康的牙齿本身是淡黄色的,洁牙不会让牙齿变“雪白”,但能还原牙齿本来的色泽。如果追求更白的,可能需要考虑冷光美白等其他项目。
1. 咖啡、茶爱好者:这些饮品容易造成色素沉积,久而久之牙齿会显得暗沉。 2. 吸烟人群:烟草中的焦油会让牙结石形成更快。 3.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:这往往是牙结石刺激牙龈的信号。 4. 正畸中的朋友:牙套周围更容易藏污纳垢。 5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,建议提前做好口腔护理。
这是很多人的顾虑。事实上,规范的洁牙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。现在主流使用的是超声波洁牙仪,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,而不是“刮牙”。有些人洁牙后觉得牙齿酸软或缝隙变大,其实是因为去除了长期包裹牙齿的结石,牙齿需要短暂适应。
当然,操作不当确实可能伤牙,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街边有些小诊所价格便宜,但消毒不规范或操作粗暴,反而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或牙龈损伤。
误区一:“洗牙后牙缝会变大” 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,说明早就存在牙龈萎缩问题,早发现反而是好事。
误区二:“洗牙次数越多越好” 一般建议每年1-2次即可,过度洁牙可能牙龈保护层。口腔医生会根据你的口腔状况给出个性化建议。
误区三:“洗完牙就可以一劳永逸” 洁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+大扫除,日常护理还是得靠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。两者结合才能保持长效口腔健康。
次洁牙的人难免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非常简单: 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牙齿情况。 2. 超声波洁治:用仪器去除大块牙结石,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。 3. 喷砂抛光(可选):针对色素沉积较重的牙齿。 4. 冲洗上药:用生理盐水冲洗后,部分情况会涂抹药物。 全程约30-40分钟,过程中如有不适举手示意即可。
• 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要喝浓茶、咖啡等易染色饮品 • 一周内尽量不吃过冷过热食物 •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,可以选择感牙膏 • 使用软毛牙刷,避免用力横向刷牙
后提醒大家:洁牙不是美容消费,而是健康投资。与其等到牙周炎了花大钱治疗,不如定期花小钱预防。现在很多定点机构都能用报销基础洁牙项目,性价比其实很高。
如果你的后一次洁牙已经是1年前的事,是时候预约一次口腔检查了。记住,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,保护好它们才是真正的“省钱攻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