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直到牙疼得睡不着觉,才想起去医院。其实口腔问题就像小火苗,早期预防比后期灭火容易得多。今天我们就来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口腔保健细节。
见过不少朋友刷牙像刷锅,牙刷不到三个月就炸毛。其实牙龈比我们想的娇嫩得多,长期横向用力刷牙会导致楔状缺损——就是牙齿颈部出现小凹槽,遇到冷热就酸痛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两颗牙一组小幅颤动,咬合面可以来回刷。记住,选用软毛牙刷,力度就像给桃子搓澡,太重反而伤牙釉质。
调查显示超过70%的成年人从未用过牙线。但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40%的邻面菌斑全靠牙线。特别是后牙邻面容易卡食物残渣,两天不清理就会形成牙结石。建议每天晚上刷牙前用牙线,遇到紧贴的牙缝别硬拽,可以像拉锯一样轻轻滑入。如果手指不灵活,牙线棒或者冲牙器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人喜欢用牙齿开瓶盖,有人常年嚼冰块,这些都会导致牙齿隐裂。更隐蔽的伤害来自夜磨牙,早晨起床觉得腮帮子酸胀的人建议做个夜磨牙垫。还有频繁喝碳酸饮料的要注意,喝完别急着刷牙,先用清水漱口等半小时,否则酸性环境直接刷牙更伤牙釉质。
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治疗,每年1-2次能有效预防牙周病。很多人不知道,牙周炎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,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。建议养成每半年做口腔检查的习惯,早期的龋齿补起来又快又便宜,拖到根管治疗阶段既费钱又受罪。小朋友的窝沟封闭、孕期女性的牙龈护理,这些特定时期的预防措施更要重视。
奶酪里的酪蛋白能中和口腔酸性,芹菜纤维可以清洁牙面,坚果里的磷元素有助于牙釉质再矿化。相反,奶茶里的珍珠、粘牙的软糖都是龋齿帮凶。吃完记得喝点绿茶,其中的茶多酚能抑制细菌活性。想要保持口气清新,可以适当吃点无糖酸奶调节口腔菌群。
口腔健康没有捷径,今天偷的懒都会变成明天的治疗费。从今晚认真用牙线开始,你会发现看牙医的次数越来越少。如果已经存在牙龈出血、持续口臭等问题,别上网查偏方,及时预约检查才是正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