嚼着饭突然牙齿一酸,或是喝冰水时倒吸一口凉气——这些信号可能提醒你该检查是否有龋齿了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治疗项目之一,龋齿填充每年帮助千万人摆脱牙疼困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基础又重要的牙齿"修补术"。
很多人觉得牙齿上的小黑点不痛不痒就不用管,这其实是误区。龋齿就像墙壁里的白蚁,表面可能只有针眼大的小孔,内部可能已经蛀空大半。当冷热刺激开始敏感时,通常意味着蛀牙已经突破牙釉质到达牙本质层。再拖延下去,很可能继发牙髓炎,那时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会翻倍。
目前主流填充材料各有特点:银汞合金坚固耐用但美观性差,适用于后牙区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,适合儿童;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;陶瓷嵌体磨牙量少且更持久。具体选择需要根据龋洞位置、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,并非越贵越好。
规范的龋齿填充通常分四步:先是局部麻醉确保操作,然后用涡轮机去除腐坏组织,接着用酸蚀剂处理窝洞增加粘接力,后分层填充光照固化。整个过程约20-40分钟,现代牙科设备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已大大降低,配合表面麻醉凝胶,连打针的痛感都变得很轻微。
填充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尽量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要时间,立即咬硬物可能导致脱落。部分人会出现短暂冷热敏感,一般1-2周会自行消失。如果出现自发性疼痛或咬合不适,需要及时复查调整。
再好的填充材料也有使用寿命,平均维持5-8年。日常要避免用补过的牙齿咬瓶盖、坚果壳等硬物。每半年口腔检查时,医生会用探针检查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,X光片能发现邻面继发龋。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和使用牙线,能有效延长填充体寿命。
当龋坏已波及牙神经,单纯的填充治疗就不够了,需要先做根管治疗。孕妇妊娠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,但需提前告知医生妊娠情况。有出血性疾病或心脏病患者,需要先控制基础疾病再治疗。
牙齿问题怕"拖"字诀,早发现早治疗既能省钱又能少受罪。下次刷牙时不妨对着镜子检查下牙齿表面,发现异常色斑或凹陷,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。毕竟,再逼真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原装牙齿用得舒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