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口腔外科,很多人反应是“拔牙”。但实际上,口腔外科涵盖的范围远比想象中广泛——从智齿拔除到颌面整形,甚切除,都可能属于这个领域。如果你正面临相关治疗需求,以下这些实用信息或许能帮你更理性地做出决策。
当普通牙科解决不了问题时,往往需要口腔外科医生介入。比如横向生长的阻生智齿、多生牙或埋伏牙,可能邻牙或引发感染;再比如颌骨囊肿、外伤导致的颌面部骨折,甚先天性唇腭裂修复等。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面部肿胀、张口困难或不明原因疼痛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口腔外科就诊。
不少人因为恐惧而拖延智齿治疗,其实现代口腔外科技术早已大幅降低不适感。对于简单病例,局部麻醉下10分钟即可完成;复杂阻生齿可能需微创切开牙龈、分牙取出,但术中全程。术后冰敷和医嘱用药能有效控制肿胀,多数人3-5天即可饮食。关键是要选择的医生,避免伤及神经或造成干槽症。
严格来说,种植牙属于口腔外科与修复科的交叉领域。外科医生负责将种植体植入颌骨,需要把控骨量、避开神经血管。如果牙槽骨条件不足,可能还需行植骨手术。值得注意的是,患有糖尿病或骨质疏松者需谨慎评估,术后维护也比传统假牙要求更高。
青少年常见的多生牙、牙瘤等问题往往需要早干预。由于颌骨仍在发育,手术方案需考虑生长潜力;部分病例需配合正畸治疗。全麻下一次性处理多颗牙齿的情况较更常见,但家长不必过度担忧——专科的口腔外科通常配备更细致的麻醉评估体系。
正规医疗机构会严格执行术前检查:拍CBCT确认病变位置,验血排除凝血异常,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达标。术中采用无菌器械和防护措施,复杂手术可能联合超声骨刀等设备减少创伤。术后会详细的护理指南,比如24小时内避免漱口、吸烟等影响愈合的行为。
后提醒:口腔外科手术的与医生经验直接相关。建议选择有口腔颌面外科资质的医疗机构,面诊时主动告知全身健康状况和用药史。记住,科学治疗永远比盲目忍耐更明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