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醒的人都知道,这种痛简直能让人怀疑人生。当一颗牙疼到太阳穴都在跳,喝凉水像触电,吃热食像上刑,八成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口腔问题,告诉你哪些症状要警惕,又该怎么科学应对。
简单说,就是牙齿硬组织(牙体)和里面那团软组织(牙髓)出了问题。牙齿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,往里是稍软的牙本质,中心就是牙髓——这里面全是血管神经,一旦被细菌感染,疼起来能让人直撞墙。
很多人以为牙体牙髓病就是龋齿(蛀牙),其实蛀牙只是开头。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会从浅龋发展到深龋,后攻破牙髓腔,引发牙髓炎甚根尖周炎。到这一步,就不是简单补牙能解决的了。
1. 喝冰水像过电:牙齿对冷热特别敏感,尤其是刺激消失后疼痛还在持续,说明牙髓可能已经发炎。
2. 晚上疼得更:平躺时头部血流增加,牙髓腔压力变大,夜间疼痛加重是典型症状。
3. 咬东西使不上劲:明明没蛀牙,但一咀嚼就酸软无力,可能是牙根尖周围组织感染。
4. 牙龈鼓包流脓:牙龈上反复长包,按着有咸味液体渗出,说明根尖炎症已经形成瘘管。
5. 牙齿莫名变色:没有外伤史的牙齿突然变灰变暗,提示牙髓可能已经坏死。
阶段:浅龋及时补 当蛀牙还局限在牙釉质层,补牙20分钟就能解决问题。这个阶段基本没感觉,全靠定期洗牙检查才能发现,所以半年看一次牙医特别重要。
第二阶段:深龋保髓治疗 如果蛀洞已经接近牙髓,医生会采用"间接盖髓术",先用生物材料保护牙髓,再分层补牙。这时治疗还来得及保住活髓,牙齿能维持正常营养供应。
第三阶段:根管治疗救场 当牙髓感染不可逆,根管治疗是能保留天然牙的方法。虽然要跑2-3次诊所,但比起拔牙后种牙,费用和痛苦都小得多。现在有显微根管技术,连弯曲根管也能清理得更。
误区1:"根管治疗后的牙就是死牙" 虽然牙髓被清理了,但牙周膜还在,牙齿依然能感知咬合力。套上牙冠后,80%以上的患牙能用10年以上。
误区2:"牙疼吃抗生素就行" 抗生素只能暂时缓解肿胀,细菌躲在牙髓腔里根本杀不到。不吃药疼,吃了药还是疼,后还得找牙医"疏通管道"。
误区3:"乳牙坏了不用治" 乳牙蛀太深会影响恒牙胚发育,导致新牙长歪、釉质发育不全。现在儿童乳牙根管技术很成熟,该治就得治。
1. 改用含氟牙膏:氟化物能修复早期脱矿的牙釉质,成年人选含氟量0.1%以上的产品。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:牙刷只能清洁60%牙面,邻面蛀基本都是食物嵌塞造成的,每晚用一次牙线能降低30%蛀牙风险。
3. 控制酸性饮食:碳酸饮料、果汁要快喝别含在嘴里,喝完及时清水漱口。爱吃话梅等蜜饯的人更容易蛀牙。
4. 每年拍张牙片:有些邻面龋和根尖病变肉眼看不见,小诊所几十块钱的数字化小牙片就能提前发现问题。
说到底,牙体牙髓病就是个"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"的典型。下次洗牙时多问医生一句"我有没有隐匿性龋齿",可能就省下后续几千块治疗费。记住,在牙疼这件事上,永远别当"忍者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