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一口冰可乐喝下去,牙齿突然像触电一样酸痛?或者半夜被一阵阵牙痛折磨得睡不着?这些可能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,牙体牙髓病影响着近80%的成年人,但很多人对它却知之甚少。
如果把牙齿比作一栋房子,牙髓就是藏在深处的"心脏"。这个由神经、血管组成的柔软组织,负责为牙齿营养和感知觉。当细菌突破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防线入侵牙髓时,就会引发牙髓炎。初期可能只是对冷热敏感,但随着感染加重,会出现自发性的剧烈疼痛,甚扩散到整个面部。
以下几种情况可能是牙体牙髓病的信号:吃甜食后牙齿酸痛持续数分钟;夜间出现阵发性跳痛;咬合时某个牙齿特别敏感;牙龈上鼓起小脓包。麻烦的是,有时蛀牙已经烂到牙髓,表面却看不出明显破损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用器械才能发现隐蔽的龋洞。
很多人觉得"牙疼不是病"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未经治疗的牙髓感染会导致根尖周炎,牙槽骨;细菌还可能通过循环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。临床上遇到过患者因为一颗坏牙引起颌面部蜂窝组织炎,后需要住院治疗。更可惜的是,本可以通过根管治疗保留的牙齿,拖延到后只能拔除。
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是根管治疗,也就是俗称的"杀神经"。但现在的技术早已升级:橡皮障隔离无菌环境,机用镍钛器械能更清理根管,三维充填技术让治疗更持久。整个治疗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配合好的医生操作,不适感会降到低。治疗后做个牙冠保护,这颗牙齿还能再用很多年。
预防牙体牙髓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少刷牙两次,学会使用牙线;减少碳酸饮料和频繁吃零食的习惯;发现小黑点及时补牙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别用牙齿开瓶盖或咬硬物,很多牙隐裂就是这样造成的。养成定期洗牙的习惯,医生能帮你发现早期问题。
很多人担心根管治疗会疼,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完全可以操作。还有患者问"杀神经后牙齿是不是就死了",其实牙冠部分仍有牙周膜部分营养。治疗后牙齿可能会变脆,所以建议做冠修复。治疗费用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有所不同,前牙通常比后牙便宜,但比起拔牙后种牙,根管治疗是更经济的选择。
牙齿问题怕拖延,早期治疗不仅痛苦少、花费低,也更好。下次刷牙时多关注自己的牙齿状况,发现异常及时就诊,别等到夜不能寐才想起看牙医。记住,健康的牙齿是生活质量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