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冰水疼到皱眉,咬口苹果突然"酸爽"到流泪——如果你也经历过这些,很可能是牙体牙髓出了问题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牙体牙髓病初期症状容易被忽略,等疼到睡不着时才后悔没早处理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这个让千万人头疼的口腔问题。
很多人以为蛀牙补完就万事大吉,实际上牙齿内部的牙髓可能早已"伤痕累累"。牙髓就像牙齿的心脏,藏着血管和神经,当外层的牙釉质被(比如深龋、牙裂),细菌就会长驱直入引发炎症。别以为这是中老年人才有的问题,临床发现25-35岁患者占比超四成,和三个习惯直接相关:
1. 把牙齿当工具: 用牙开瓶盖、撕包装的潇洒动作,可能让牙齿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裂纹。
2. 奶茶咖啡续命: 糖分+酸性饮料双重腐蚀,牙釉质一旦变薄,冷热刺激直达牙髓。
3. 刷牙太敷衍: 长期横向用力刷牙会导致"楔状缺损",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更易敏感。
牙髓炎的疼痛很有特点,记住这几个关键词:自发痛、夜间痛、放射痛。具体表现包括:
• 不吃东西也会突然一阵阵抽痛,尤其晚上躺下更明显
• 分不清到底是哪颗牙疼,可能牵连半边脸甚头痛
• 喝冷水时疼,温水反而缓解(急性期可能冷热都疼)
• 咬硬物有"踩电门"般的尖锐疼痛
特别提醒:如果牙齿变色发灰、牙龈起脓包,说明可能已经发展成根尖周炎,这时单纯补牙就不管用了。
很多人因为害怕"杀神经"而拖延治疗,其实现在的根管治疗早已升级:
• 技术: 先打麻药再操作,全程大程度减少不适感
• 显微根管: 用放大设备清理,保留更多健康牙体
• 一次完成: 条件允许时甚可以当天解决(以前要跑三四次)
治疗后建议做牙冠保护脆弱牙齿,就像给房子加承重柱。千万别觉得"不疼就不用治",放任感染可能导致颌骨囊肿,到时不仅要拔牙,治疗费用翻几倍。
【要做】
1. 每年洗牙+检查,小蛀牙趁早补
2. 用含氟牙膏+BASS刷牙法(网上有视频教程)
3. 牙缝大的学会用牙线,别指望漱口水能替代
【不要做】
1. 长期用同一侧咀嚼(当心牙齿"过劳死")
2. 吃完酸性食物立刻刷牙(等30分钟让唾液中和)
3. 把止疼药当解决方案(掩盖症状延误治疗)
后提醒:网传的"花椒止疼""大蒜杀菌"偏方可能刺激患处,孕妇/备孕女性出现牙疼更要及时就医。保护好牙髓,70岁也能啃排骨,这笔健康投资划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