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的乳牙出现小黑点或是喊牙疼时,很多家长会陷入两难:需要现在就治疗吗?会不会影响恒牙生长?其实儿童牙齿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普遍。数据显示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超过70%,而及时干预的病例不足30%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儿童牙齿那些事。
很多家长存在误区,认为"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管"。实际上,乳牙要用6-10年,期间承担着咀嚼、发音、引导恒牙萌出等重要功能。龋坏的乳牙可能导致恒牙发育不全、牙列不齐,甚影响颌骨发育。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有黑斑、缺损,或吃东西时躲着某一侧咀嚼,建议3天内就诊检查。
现代儿童牙科已经发展出很多技术。比如采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纳米钻头,配合表面麻醉凝胶,多数孩子都能配合完成治疗。对于特别紧张的小朋友,还有专门的动画讲解和奖励机制。记住,越早治疗,过程越简单,费用也越低。
后牙表面的窝沟容易藏匿细菌。我们建议在以下三个时间段做窝沟封闭:3-4岁(乳磨牙完全萌出时)、6-7岁(恒磨牙萌出)、11-13岁(第二恒磨牙萌出)。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涂"保护漆",不用磨牙,10分钟就能完成一颗牙。
6-12岁是混合牙列期,要重点关注两点:一是乳牙滞留(该掉不掉),可能阻碍恒牙正常萌出;二是"双排牙"现象,需要及时拔除顽固的乳牙。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简单的干预就能避免后期矫正的麻烦。
孩子6岁前,家长要帮助刷牙,选择软毛小头牙刷。记住"三三制"原则:每天3次、每次3分钟、饭后30分钟内刷牙。对于抗拒刷牙的孩子,可以试试草莓味的含氟牙膏(豌豆大小即可),或者用菌斑显示剂把牙菌斑染成红色,变成刷牙小游戏。
每年暑假是牙外伤高发期。如果孩子整颗牙脱落,要捏住牙冠(不要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放回牙槽窝。实在不敢操作,就把牙齿泡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,30分钟内赶到医院,再植能提高3倍。
后提醒各位家长,不要等孩子喊疼才看牙医。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定期检查,建立"牙科档案"。早期预防的投入,远比后期治疗来得省心省钱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吮手指、咬嘴唇等不良习惯,也要及时纠正,这些小动作可能改变牙齿的走向。养育健康的孩子,从守护他们的微笑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