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突然牙疼到睡不着,喝口冰水像触电一样?很多人以为扛两天就没事,结果越拖越。今天咱们就这个容易被忽视的“牙齿”——牙体牙髓病,教你用直白的方式看懂它、预防它。
把牙齿比作一座房子,外层的牙釉质是坚硬的墙壁,而牙髓就是藏在深处的“房东”。当蛀牙、裂缝让细菌攻破外墙,牙髓就会发炎——这就是让人夜不能寐的牙髓炎。更麻烦的是,牙髓一旦受损几乎无法自我修复,不及时处理可能整颗牙报废。
冷热敏感:喝温水都像咬到冰块?可能是牙本质暴露。
自发疼痛:半夜突然疼醒,止痛药都压不住?牙髓炎典型症状。
牙龈鼓包:牙根发炎化脓时,牙龈会鼓起小包,按着软软的。
咬合不适:吃饭时某颗牙不敢用力,可能是慢性根尖周炎。
很多人听到“根管治疗”就发抖,其实现在技术早升级了:
1. 处理:先打麻药再操作,全程基本没感觉。
2. 清理:显微镜辅助清理感染,保住更多健康牙体。
3. 牙齿修复:治疗后戴牙冠保护,照样啃苹果。
注意:别等疼到受不了才就医!早期补牙几百块能解决,拖到根管治疗费用可能翻几倍。
① 刷牙别走过场:每天两次,每次少2分钟,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。
② 牙线比牙签靠谱:牙缝里的残渣光靠刷牙冲不掉。
③ 每年一次“体检”:洗牙时顺便拍个小牙片,蛀牙早发现早处理。
④ 硬物克星别碰:用牙开瓶盖、咬螃蟹腿?牙齿真的会裂!
误区一:“杀神经后牙齿就死了”
治疗后牙齿失去痛觉,但依然能正常使用,不过会比健康牙脆弱。
误区二:“根管治疗要跑好几次”
现在多数病例1-2次就能完成,具体看炎症程度。
误区三:“孕妇不能治牙”
孕中期是相对的治疗期,牙痛忍着反而风险更大。
牙齿问题就像小火苗,及时扑灭省时省力。记住两个黄金原则:有症状速就医,没症状定期查。下次再遇到冷热刺痛,别上网乱搜偏方,预约个牙科检查比什么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