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网上看到有人问:"戴牙套到底要多久才能摘?"作为一个经历过两年钢牙生涯的"前辈",今天我就来这个话题。说实话,开始我也以为半年就能搞定,后来才知道牙齿这事儿急不得。
我过五家诊所,给出的方案从1年到3年不等。后来医生解释,矫正时间主要看三个因素:首先是牙齿的拥挤程度,像我这种虎牙突出的,就需要先把空间腾出来;其次是咬合问题,有些人需要先调整颌骨关系;后是年龄,青少年确实比成年人矫正快些。
现在主流的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我都研究过。传统金属牙套力度大,适合复杂病例,我同事用的这种8个月就排齐了。隐形牙套美观但力度温和,适合简单调整,不过每天要戴够22小时。我选择的陶瓷托槽,虽然比金属的慢1-2个月,但确实没那么明显。
本以为按时复诊就行,结果有次啃苹果把托槽硌掉了,耽误了两周进度。医生说要避免黏性食物,年糕、口香糖都是隐形。还有个朋友没好好戴保持器,半年后牙齿又回去了,不得不二次矫正。这些坑大家一定要避开。
每月复诊时我都会问医生要对比模型。第三个月看到门牙缝闭合时特别有成就感。医生教我用牙线测试,能轻松滑过牙齿接触点就说明排列得不错。记住,后的精细调整往往花时间,我后3个月就调了5次咬合。
拆牙套那天医生反复强调,保持器前半年必须全天戴。我现在摘牙套一年半,改成每晚佩戴。见过太多人觉得牙齿不动了就偷懒,结果前功尽弃。建议准备两副保持器,家里放一个,随身带一个,丢了能立即补上。
准备小镜子随时检查托槽,随身携带正畸蜡应对磨嘴,水牙线比普通牙线更顺手。重要的是放平心态,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,后来发现牙齿其实每天都在悄悄变化。现在回头看看牙套时期的照片,反而觉得那段经历很珍贵。
矫正牙齿就像种树,不能揠苗助长。与其纠结时间长短,不如关注每次复诊的微小进步。毕竟用一两年的坚持,换往后几十年的自信笑容,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得。下个月就是我摘牙套两周年纪念日,终于可以放肆大笑不用捂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