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发边戴牙套的人越来越多了。地铁上、办公室里,金属托槽在灯光下一闪而过的反光,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精致生活的独特印记。但真要自己去做牙齿矫正,很多人站在牙科诊所门口就开始犯嘀咕:我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戴牙套?选哪种牙套更适合?今天咱们就来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。
牙齿不整齐不只是影响美观那么简单。咬合不正可能导致刷牙死角多,年纪轻轻就牙龈出血、蛀牙;的牙齿前突还可能影响发音。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:自然状态下闭上嘴,如果上下嘴唇要很用力才能闭合,或者下唇经常被上牙顶着,就可能需要矫正了。当然,靠谱的还是找正畸医生拍个片子看看。
现在主流的有四种牙套。金属托槽经济实惠,矫正力度强,就是笑起来会很明显;陶瓷托槽托槽是白色的,稍微隐蔽些,但比金属的厚一点。这两种传统牙套都需要定期复查调紧钢丝,刚开始几天牙齿会有酸胀感。
隐形牙套这两年特别火,像隐适美这种透明牙套,不注意看根本发现不了。它大的优势是能自行摘戴,吃饭刷牙不受影响。不过价格要贵不少,而且特别考验自觉性——每天必须戴够22小时才有。
近还流行一种舌侧矫正,把托槽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看不出来。但是这种对医生技术要求高,费用也比普通矫正高出不少,而且初期容易磨舌头。
价格跨度真的。在二三线城市,金属托套可能1万5起步,一线城市大概2万左右;陶瓷的贵3-5千;隐形矫正普遍3-5万;舌侧矫正基本要6-8万。这只是牙套费用,别忘了还有拍片、拔牙、保持器这些额外支出。建议多对比几家正规机构,别光看价格,重点看医生资质。
经常有30多岁的朋友问这个问题。其实牙齿矫正没有年龄限制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。只是成年人骨骼已经定型,矫正时间会比青少年长半年到一年。见过励志的是位45岁的妈妈,和孩子一起戴牙套,两年后整个人笑起来都年轻了。
固定牙套麻烦的是清洁。普通牙刷很难清理托槽周围,建议备上正畸专用牙刷、牙缝刷和冲牙器。隐形牙套虽然方便,但每次吃东西都要取下来,吃完还得刷牙再戴回去,在外就餐会比较麻烦。无论哪种牙套,都要避免啃硬物,年糕、口香糖这些黏性食物更要远离。
很多人以为摘了牙套就大功告成,结果半年后牙齿又歪回去了。保持器少要戴2年,年除了吃饭都要戴着,第二年可以慢慢减少到夜间佩戴。见过太多人因为偷懒不戴保持器,不得不二次矫正,那才叫真的亏大了。
牙齿矫正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,短则一年半,长则三年。但想到以后几十年都能自信大笑,这些投入是值得的。关键的是找到靠谱的医生,制定适合的方案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配合治疗,静待花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