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刷牙时看到牙缝里的黄色软垢,或是照镜子发现牙齿边缘有黑色沉积物,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:该去洗牙了吧?但关于洗牙的争议一直没停过——“洗牙会把牙缝洗大”“洗牙后牙齿敏感吃不了东西”……这些说法让不少人犹豫不决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洗牙这件事说清楚。
你以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万事大吉?其实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那些躲在牙龈边缘、牙缝深处的菌斑会逐渐钙化,形成像水泥一样坚硬的牙结石。这些黄色、棕色的硬块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红肿出血,再不处理就会发展成牙周炎,等察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为时已晚。
有位40岁的患者让我印象深刻:他一直觉得洗牙是医院创收的手段,直到门牙开始移位才来就诊。检查发现他的牙槽骨已经吸收到根尖,终拔掉了三颗牙。如果能每年洗一次牙,这个悲剧完避免。
现在正规机构普遍采用超声波洁治,那个发出“滋滋”声的金属尖头其实是工作尖。它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配合持续的水流冲洗,整个过程就像用震动棒清理茶垢。医生会根据不同牙位调整功率,遇到敏感部位手法也会更轻柔。
洗牙时确实会有酸胀感,特别是长期不洗牙的人。但这种不适完全可以接受,远比补牙或根管治疗轻松得多。如果特别怕痛,现在还有舒适洁牙选项,会先给牙龈涂表面麻醉药膏。
误解一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? 超声波只会震碎比牙釉质软得多的牙结石,规范操作下对牙齿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,就像洗澡不会洗掉皮肤一样。
误解二:洗牙后牙缝变大? 这其实是牙结石被清除后露出的真实牙缝。就像拆迁违章建筑后空地显露出来,这不是洗牙的错,恰恰说明早就该洗了。
误解三:洗牙会让牙齿变白? 洗牙只能还原牙齿本色,去除烟渍茶渍等外源性色素。想要明星同款亮白,需要配合冷光美白等其他项目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建议每半年洗一次牙:经常喝茶/咖啡/红酒的饮品爱好者;戴固定矫治器的正畸人群;牙龈经常出血的口腔亚健康者;患有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。孕妇在孕中期(4-6个月)也可以洗牙,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牙龈炎。
刚洗完牙的那天,建议暂时避开火锅、冰饮等刺激性食物。有些牙齿可能会有短暂的酸软感,这是牙根面暂时暴露的正常反应,一般2-3天自行消失。这段时间改用感牙膏刷牙,水温控制在30℃左右更好。
要特别提醒的是:洗牙后牙龈出血反而可能暂时增加,这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的牙龈获得释放。只要继续用巴氏刷牙常清洁,5-7天就会明显改善。
现在医院普通洁牙价格在200-400元,相当于两次火锅的钱。相比动辄上万的种植牙费用,这笔投资简直太划算。记住,没有“老了就要掉牙”这种说法,80岁保有20颗健康牙齿完全可以实现——关键就看您什么时候开始重视洗牙这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