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反复出现、牙齿突然松动……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率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就像房子的地基被慢慢侵蚀。初期表现为牙龈炎,仅影响牙龈组织;若放任不管,会发展为牙周炎,导致牙槽骨吸收、牙齿脱落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显示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存在关联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这是早的警示信号
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特殊气味
3. 牙龈红肿:炎症导致牙龈颜色变深红,质地松软
4. 牙齿变长: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
5. 咀嚼无力:牙周组织影响咬合功能
很多人疑惑:"我每天刷牙两次,为什么还会得病?"事实上,牙周病的发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:
- 刷牙方法不正确,未能有效清除牙菌斑
- 忽视牙线使用,牙缝清洁不到位
- 吸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
- 内分泌变化(如孕期、更年期)
- 遗传因素和系统性疾病影响
确诊牙周病后,规范的阶梯治疗很关键:
1. 基础治疗:洁治(洗牙)+龈下刮治,清除菌斑结石
2. 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抗菌漱口水或凝胶
3. 手术治疗:中重度患者可能需翻瓣术、植骨术等
居家护理要特别注意:选择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/间隙刷,戒烟限酒,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
误区1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牙缝本就是被结石占据的位置
误区2:"牙龈出血是上火"——这是典型的炎症表现
误区3:"掉牙是自然衰老"——健康牙齿可以伴随终身
误区4:"治疗一次就能"——需要长期维护
误区5:"只有老人才会得"——青少年也可能患病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有效刷牙2次,每次少2分钟;使用含氟牙膏;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;控制血糖血压;均衡饮食。记住,牙周组织损伤是不可逆的,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住牙齿。
如果发现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口腔科检查。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别等到松动脱落才后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