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?吃苹果时留下红色牙印?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只是"上火",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警报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但主动就诊的人却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质地坚韧的。当发现牙龈颜色变深、触碰易出血时,说明牙龈已经处在炎症状态。早期牙周炎典型的表现就是刷牙出血,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"牙龈炎",此时及时治疗可以完全。但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形成真正的牙周病。
临床数据显示,约60%的患者在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后,会选择更换牙刷或改用止血牙膏,而不是就医检查。这种处理方式就像给着火的房子泼一杯水,根本无法解决问题。
除了牙龈出血,这些症状也在提示牙周问题:
1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特殊气味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
2. 牙齿松动:当炎症牙槽骨时,牙齿会逐渐松动移位
3. 牙龈萎缩:牙龈线下降导致牙根暴露,遇冷热敏感
4. 咬合无力:由于支持组织受损,咀嚼时明显感觉使不上劲
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,认为这是美白牙齿的美容项目。实际上,术语叫"龈上洁治",是通过超声波震动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。就像定期打扫房间一样,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牙。
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患者,还需要进行更深层的"龈下刮治"。这个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局部麻醉,分次完成。很多人听到要打麻药就害怕,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舒适很多。
预防牙周病不能只靠医生,日常护理才是关键: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将牙刷倾斜45度朝向牙龈沟,小幅颤动清洁
2. 牙线使用要到位:不是简单"拉锯",而要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
3. 戒烟限酒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加重牙龈萎缩,酒精影响口腔菌群平衡
需要提醒的是,市面上所谓"治疗牙周炎"的牙膏其实只能缓解症状,没有任何牙膏可以替代治疗。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群更易患牙周病。怀孕期间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,这就是"妊娠期牙龈炎"的成因。而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,口腔感染风险比常人高2-3倍。
牙周病看似是小问题,但研究证实它可能与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全身疾病相关。维护口腔健康,其实就是守护全身健康的道防线。
后提醒大家:牙齿治疗没有"贵就是好"的说法,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是好的。如果发现口腔异常,建议先做检查,再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治疗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