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牙齿畸形,很多人会想到龅牙、牙齿不齐,但“地包天”却常常被忽视。其实,地包天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,术语叫“反颌”。它的特点是下排牙齿前突,盖住了上排牙齿,从侧面看,下巴显得格外突出,有点像“月亮脸”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外貌,还可能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。
地包天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,有的是先天遗传,比如父母有类似问题,孩子出现的概率会高一些;有的是后天习惯导致,比如小时候长期用奶瓶姿势不对、爱咬上嘴唇或长期张口呼吸。还有些是因为换牙期乳牙滞留,恒牙长歪了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地包天的迹象,建议尽早检查,别等到成年后再矫正,难度会更大。
很多人觉得地包天只是影响美观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实际上,长期不矫正会导致牙齿磨损加重,甚引发颞下颌关节疼痛、咀嚼效率下降。有些人因为下巴前突,容易不自觉地紧咬牙关,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头痛。另外,地包天可能让人不自信,影响社交和工作表现。所以,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生活质量,及时干预都很重要。
如果是儿童期的地包天,医生可能会推荐矫治器或功能矫治器,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引导颌骨回到正常位置。对于成年人,单纯的正畸治疗可能有限,有时需要结合正颌手术。现在常用的矫正方式包括传统金属托槽、隐形牙套等,具体方案需要由医生根据牙齿情况和面型来设计。千万别自己买矫正器乱调,搞不好会伤到牙根。
矫正时间因人而异,一般需要1-3年。儿童因为骨骼还在生长,矫正相对快一些;成年人骨骼定型了,时间会更长。另外,牙齿的错位程度、是否配合戴保持器都会影响进度。很多人觉得拆了牙套就万事大吉,其实保持器少要坚持戴1-2年,否则牙齿容易复发。记住,矫正是个渐进的过程,急于求成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
预防要从娃娃抓起。喂奶时注意角度,别让宝宝总仰着头喝;1岁后尽量戒掉奶瓶;发现孩子有咬上唇、吐舌头的习惯要及时纠正。换牙期要定期检查,如果乳牙该掉不掉,可能要尽早拔除。成年人则要注意别老用一边牙齿嚼东西,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颌骨发育不对称。平时保持口腔卫生,定期洗牙检查也很重要。
很多人问:“我都30多岁了还能矫正吗?”其实年龄不是限制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也可以做。“矫正会不会很疼?”刚开始会有点酸胀感,但一般1-2周就能适应。“隐形牙套好吗?”对轻度反颌不错,但的情况可能还是要用传统托槽。具体问题建议面诊时详细医生,网上信息只能作为参考。
一定要找正规医疗机构的正畸医生,先拍片检查,看是牙性还是骨性问题。别轻信“7天快速矫正”之类的宣传,牙齿是有生理限度的。面诊时可以多问问医生的方案设计思路,比如要不要拔牙、预期如何。价格方面,不同地区、不同矫正器的费用差别,提前了解清楚总费用和方式,避免后期产生纠纷。
地包天矫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但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所改善。如果你或家人有这方面困扰,建议尽早到机构评估,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