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。作为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90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阶段:牙龈炎 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,此时及时治疗可完全。遗憾的是,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,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 炎症向深层蔓延,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。X光片显示牙槽骨开始吸收,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被悄悄掏空。
第三阶段:重度牙周炎 牙齿明显松动移位,甚自行脱落。此时即便治疗,已丧失的骨质也难以完全,往往需要种植修复。
1. 吸烟者患病风险高出5倍,尼古丁会掩盖出血症状 2.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重度牙周炎 3. 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会导致牙龈增生 4. 怀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速病情发展
误区一:"不痛就不用治" 牙周病是沉默的者,疼痛往往出现在晚期。定期洗牙能清除90%以上的致病菌斑。
误区二:"刷牙越用力越干净" 暴力刷牙会损伤牙龈,建议选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。
误区三:"牙缝变大是洗牙造成的" 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暴露出被结石撑大的原有牙缝。
1. 冲牙器: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残渣 2. 牙线棒:每晚使用一次,比牙签更有效 3. 含氟牙膏:配合小头软毛牙刷,注意刷到牙龈边缘
轻度患者通过1-2次龈上洁治(俗称洗牙)即可控制;中度需进行龈下刮治,像给牙根做"深层SPA";病例可能需配合激光治疗或微创手术。治疗后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• 晨起口腔粘腻感明显 • 牙龈颜色暗红而非健康的粉红 • 牙齿看起来"变长"(其实是牙龈退缩) • 突然出现牙齿敏感症状
记住:牙周病影响的远不止口腔。研究显示,它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,孕妇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下次刷牙见到血丝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"牙刷太硬",早检查早治疗才是明智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