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35岁以上成年人中超过80%受到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困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无声息的"口腔隐形"。
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发炎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硬化的牙结石会像混凝土一样包裹牙齿,逐渐侵蚀牙槽骨。好比大树根部土壤流失,牙齿终会因为支撑不足而松动脱落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、糖尿病、孕期激素变化都会加速这个过程。办公室白领常见的"咖啡+甜点"饮食习惯,更是为牙周病菌了培养基。
• 持续性口臭,漱口水也掩盖不住 • 牙龈从粉红变成暗红色 • 牙齿突然对冷热敏感 • 原本紧密的牙齿出现缝隙 • 刷牙时牙刷毛上总是带血丝
更隐蔽的是,有些患者直到咬苹果发现牙印变浅,才意识到牙齿已经悄悄"变长"——这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根暴露。
早期牙龈炎阶段,洁牙配合正确刷牙就能逆转。当发展到牙周炎时,就需要进行龈下刮治,用特殊器械清理牙根表面的菌斑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采用的超声波洁治,能大幅减少传统刮治的不适感。
对于病例,激光治疗和牙龈移植手术可以挽救濒临脱落的牙齿。但要注意,牙槽骨一旦流失就,这就是为什么强调早发现早治疗。
选对工具很关键:小头软毛牙刷能更好清洁后排牙齿,牙线比牙签更保护牙龈。含氟牙膏搭配冲牙器使用,清洁效率能提升40%。
一个实用小技巧:刷牙时用食指触摸牙龈,健康牙龈应该有皮革般的韧性。如果触感像浸水的海绵,就该提高警惕了。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。有吸烟习惯或怀孕的女性,好将检查频率提高到每3个月一次。
1. "牙齿不痛就不用管"——牙周病早期几乎没有疼痛感 2. 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——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 3. "老了都会掉牙"——正确护理完全可以终身保有天然牙
记住,治疗牙周病不仅是保护牙齿,更是守护全身健康。研究显示,牙周病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为不利。
下次看到牙刷上的粉色泡沫时,别再简单漱口了事。你的牙齿可能在呼救,及时行动才能避免"千里之堤溃于蚁穴"的悲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