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凉水突然酸到牙根,吃甜食时牙齿像过电……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牙齿可能已经患上牙体牙髓病了。很多人觉得牙疼是小事,忍忍就过去了,殊不知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坏死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牙齿里的“隐形”。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受损后,细菌侵入牙髓(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)引发的疾病。常见的龋齿、牙隐裂、楔状缺损,如果不及时处理,都可能发展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。就像苹果烂了个小洞不处理,终会整个腐坏一样。
1. “一过性”酸疼:喝冰水或吃甜食时短暂刺痛,可能是早期龋齿或牙本质敏感。
2. 自发疼:晚上睡觉时突然牙疼,疼到太阳穴跳,往往是急性牙髓炎。
3. 咬合痛:吃饭时牙齿不敢用力,可能是根尖周炎。
4. 牙龈鼓包:牙根附近出现小脓包,说明感染已扩散到根尖外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有些慢性牙髓炎症状不明显,但牙齿内部可能已经坏死,通过拍片才能发现。所以定期口腔检查真的很重要!
有人每天吃糖也不蛀牙,有人认真刷牙还是满口补丁,这其实和4个因素有关:
• 先天条件:牙釉质薄、牙齿排列不齐的人更容易藏污纳垢
• 饮食习惯:长期喝碳酸饮料、嚼冰块会腐蚀牙釉质
• 刷牙方式:横向用力刷牙会导致楔状缺损
• 全身疾病:糖尿病、胃食管反流会加速牙齿矿物流失
很多人听到“根管治疗”就吓得腿软,其实现在的牙科技术已经能大幅减轻疼痛感:
1. 早期龋齿:通过氟化物涂抹或树脂充填就能阻断发展
2. 牙髓炎:在局部麻醉下清除感染牙髓,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填充根管
3. 缺损:嵌体或全冠修复能还原牙齿形态和功能
特别要澄清一个误区: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不是“死牙”,虽然失去知觉,但依然能正常咀嚼,只要做好保护,使用寿命和自然牙差不多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,记住这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:
• 巴氏刷牙法:牙刷45度角朝向牙龈,小幅度水平颤动,每天2次,每次3分钟
• 巧用工具:牙线清理牙缝,冲牙器对付牙龈下的残渣
• 定期检查:每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+洁牙,发现问题早处理
后提醒大家:如果已经出现持续牙疼、牙齿变色、牙龈肿胀等情况,务必及时就诊。牙齿问题就像滚雪球,越早处理,花的钱越少,受的罪也越轻。